人买保险不稀奇,可桃子也能买保险,而且是“名誉损失险”,这可就有点稀奇了。2月8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中国知识产权保险发展白皮书(2022)》中,就公布了这么一起案例。
提供逾千亿元风险保障
阳山水蜜桃产于江苏无锡市阳山镇,果形大、色泽美,皮韧易剥、香气浓郁,汁多味甜,入口即化,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因为知名度高,假冒“阳山水蜜桃”名义销售的普通桃子也不少,尤其在线上售假猖獗。碍于高昂的维权成本,当地桃农很是无奈。
2020年6月,阳山水蜜桃桃农协会在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支持下,向无锡某财险投保“地理标志被侵权损失保险”,获得总金额30万元的保险保障,保障内容涵盖桃农协会为维护“阳山水蜜桃”品牌而产生的法律费用、调查费用,以及广大授权企业及个人因侵权而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实际保费支出后,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按照当地政策文件,给予50%的保费补贴。
有了地理标志被侵权损失保险作为后盾,维权的费用支出有了保障,桃农维权的底气更足了。2020年,阳山水蜜桃桃农协会委托律师团队,联合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累计起诉9起涉阳山水蜜桃的侵权案。当年12月,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其中一起案件宣判,桃农协会获赔12万元。案件诉讼费、调查费等维权成本由人保财险理赔,共6.4万元。桃农协会在保险资金支持下维权成功。
阳山水蜜桃案也是全国首例保险公司对地理标志进行赔付的案例。《白皮书》透露,江苏某险企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已试水多个品类地理标志保险:“东台西瓜”投保全国首单地理标志被侵权损失保险,“镇江金山翠芽”签约全国茶叶类首单地理标志保险,宜兴“杨巷大米”投保长三角地区第一单粮食作物类地标险等。目前,全省已累计投保了25个品类的地理标志产品,累计保额超5000万元。
地理标志保险只是知识产权保险的一种。我国自2011年开始探索专利保险相关工作,目前知识产权保险已经覆盖了专利、商标、著作权、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以及商业秘密等几乎所有的知识产权类型,也涵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等各个环节。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白剑锋介绍,截至2022年12月,已超过22个省份99个地市开展了知识产权保险业务,累计为超过2.8万家企业的4.6万余件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及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提供了逾1100亿元风险保障。
有效维护权利人权益
在中央和地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保险监管部门、保险机构的通力协作下,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保险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产品体系,包括侵犯专利权责任保险、专利质押融资保证保险、商标被侵权损失保险等在内的40多款产品。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已有超过22个省份99个地市开展了知识产权保险业务,极大地维护了知识产权权利人权益,也促进了创新型企业发展。
2020年5月,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一批企业投保全国首单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保险保单,其中,广州开发区政府为区内投保知识产权保险的企业按投保费用的60%给予了补贴。2020年12月,参与投保的广州某通信技术公司在美国遭遇“专利流氓”的无端侵权诉讼,由保险、法务、知识产权、技术专家以及中外律所组成的专项应对小组迅速成立,分析确认该公司产品不侵权的事实,并确定应对策略。2021年5月,综合各方面因素,经多轮谈判,最终与对方达成了较低金额的和解。2021年8月,案件顺利结案,保险公司于9月完成包括法律费用和和解金额在内的全部理赔款。
这是一起知识产权保险为企业化解知识产权纠纷提供风险保障的典型案例。“知识产权保险作为我国知识产权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可以降低和分散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维权成本,通过先行赔付等条款,帮助中小企业维持生产经营、减少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中小企业因非主观故意侵权,或者面临知识产权恶意投诉或诉讼的风险。”某财险副总裁降彩石表示。
同时,知识产权保证保险、信用保险还广泛应用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作价入股、转让许可、技术投资等转化运用活动中,帮助企业获得真金白银的支持。据统计,2022年全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额达4868.8亿元,连续3年保持40%以上增长。这一系列成绩的背后,离不开知识产权保险为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提供保险支持,免除了后顾之忧。
企业参保率有待提升
虽然知识产权保险发展得很快,作用明显,但还有不少问题尚待破解。《白皮书》显示,目前各类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参保率较低,投保需求和投保意愿不强。以北京市为例,试点工作自2020年开始实施,共有142家企业参与保险试点,占全市2.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比例不到1%,试点险种也仅包含专利执行保险、专利被侵权损失保险及其组合险。
白剑锋表示,企业知识产权保险参保率低,投保需求和意愿不强,一方面是由于企业仅注重知识产权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忽视了知识产权的风险预防、风险控制和补救等环节。另一方面是由于政策和产品的宣传推广还不到位,很多市场主体不了解知识产权保险的意义和作用,认为知识产权保险的保费过高,参加知识产权保险只会增加企业负担。
对于保险企业来说,啃下这项业务难度不小。比如,保险先要有标的,不能准确确定知识产权价值,就无法科学准确制定知识产权保险产品保费和保额标准。可一件不太知名的商标到底值多少钱,谁说了算?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胡军建表示,知识产权保险发展面临的挑战,源于知识产权特殊性和金融活动技术性的双重影响。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资产,相较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的评估和处置难度更大,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性也更高。
据某财险产品精算部总经理张琅介绍,目前知识产权保险面临的主要障碍包括知识产权大数据产品和服务相对缺乏,无法满足保险公司在新开发或者优化现有知识产权保险产品的数据需求;各类型、各行业和各阶段知识产权数据获取不完整,成为保费定价合理化、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重大挑战。此外,受到知识产权无效宣告等程序设计的影响,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授权或注册后仍存在失效的可能性,也给其价值评估工作增加了一定困难。无形资产评估相关准则和规范亦缺乏必要的实施细则和量化标准,难以应对实践中复杂多变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问题。
降彩石表示,在实践中,某财险持续完善对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探索,构建系统化的风险防控生态体系,通过引入和完善再保险机制,构建“客户+政府+保险/再保险公司+第三方机构”的知识产权保险生态。同时,不断强化保险、知识产权、技术、法律等领域专业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充分运用新技术改进产品开发和风险控制。
他还建议,知识产权保险主要面向知识产权维权能力较弱、抵御知识产权风险能力较差、无法承担较高知识产权维权成本的中小微企业,具有较强的普惠属性,应不断扩大普惠型知识产权产品的覆盖面及参保范围。同时,推动知识产权相关基础数据的开放共享,为保险公司保费测算、产品设计、风险管理提供信息支撑。(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341665个用户完善保障计划